消費主義陷阱無處不在
看了美國的一個理財視頻,内容都是所謂理財專家向求助的月光族或欠債累累的人提供解決方法,但每次都沒有實質方法,主持人只能大喊求助者是無可救藥,因改變不了他們的消費習慣.第一個視频求助者是一對女性伴侶,剛大學畢業不久,雙方都有工作,除稅後到手的薪金有7至8千美元,但就連136美元的學生貸款也還不起,要拖欠浪費納稅人的錢,136美元只佔每月收入的2.36%,照理沒可能還唔到錢,主持人看了她們9月份的信用卡消費帳單,就找到原因,信用卡本已累積結欠近2千美元,每月只還最低還款額麼付過去,9月份最大一筆開支是每日各交了1千美元買了加州迪士尼全年無限次使用套票,因覺得好抵,她們不是住在加州,要揸車穿州過省才去到,到達後更會租酒店跟住入樂園狂玩,期間單餐飲又駛左5百幾美元,一個月就去了兩次迪迪尼,加上日常各項必须使费,入不敷支已是必然的事.年青人就當他們少不更事,但中年人一樣是因過度消费而出事,一對結婚十多年的夫婦,雙方各有工作,除稅到手的薪金有1萬美元,但累積卡數高達數萬美元,又是用最低還款去拖延,丈夫覺得快頂唔住,若妻子再不節制消費,考慮會提出離婚.該名女子聲稱工作壓力大,喜歡消費,因有工作有收入,就會用錢買回兒時想要的東西,又是迪迪尼,但她丈夫苦笑說已為她年年買無限次任用套票,而且連續買了8年,甚麼兒時遺憾都該補償夠了,殊不知她又有新嗜好,就是近年熱爆的拉布布公仔,她説兒時就渴望可擁有軟綿綿的可愛毛公仔,所以現在就狂買,加上受歡迎,要鬥快鬥搶,根本不會理會價錢.主持人發現她一個月就要信用卡買左20隻拉布布,主持人問丈夫她買呢20隻拉布布會用多少錢,他估應該唔超過300美金,但答案是750美金.難怪美國和全球的經濟走勢都是K型形態,富有和貧窮的佔比越來越多,中產就不斷消失,不斷向下游,都是過度消費惹的禍.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