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構造天生不適合投資
呢個理論係一個西人在十幾年前講的,並出左本書叫 the money and the brain 加以論述.大致係講人類祖先為左生存,除喜歡聯群結隊方便獵食外,大腦中有一稱為杏仁核的東西,特别靈敏,遇到危險時,如遇到猛獸,會即時有反應,為左保命,會馬上逃走或準備戰鬥,完全唔會多想,是即時反應,而大腦有另一種東西叫皮下層質,作用是用來思维,判斷下一步行動,但不是即時有反應有结論,需要時間思考.之後人類由野人不斷進化成現代人,但呢2種東西始終存在於人類大腦中.呢位西人由此推斷,人類大腦的構造是不利於投資股市,股市令人損失主要不是來自外來因素,如甚麼大戶設局令人入坑跟住被收割,而是來自自己的貪婪,亢奮同恐懼,天天看住屏幕數字的跳動,情緒極難平靜,遇到股市大跌,所持股份又大跌時,杏仁核又會起動示驚,令人唔深思熟慮,就算有良好計劃,有理冇理走左先算,若某集股份大升,又會不假思索高追再算,若頭一兩次有甜頭,就會刺激產生多巴胺,令人產生快感,跟住就如吸左毒上引,會不斷重覆過往的操作,就算明知有極大風險,都會照做,而皮下質就完全被忽視,起唔到應有作用,因落子無悔,决定已倉卒完成,之後詳加考慮知道是錯的都已太遲,很多不必要的損失也由此造成,俗些講,錯係自已攞來的.也由於人類祖先要保命,喜歡群居一齊搵食,甚少一個人獨自獵食,現代人也一樣,在股市中見到某類股份,大部份人持有的都大賺特賺,於是就會產生FOMO fear of missing out,情緒牽引下,就會有大量的人跟住買同類股份.有人會話清除左呢2樣野就能解决問题,但作者反對此做法,首先呢2樣東西永冇可能消失,若同時消失,除非人類變哂機器人,應該學識同呢2種東西和平共存,善加利用,而非排斥,打造成一個更好的我.有甚麼方法,作者大致都是講一些如每天冥想一小段時間,清空雜念,能抗拒大量噪音影響自已判斷,每次造重大投資决定前俾自已一段冷靜期如24小時,諗清諗楚至行動.香港樓市興旺喪炒時,一樣唔會讓你有甚麼冷靜期,各方利益方一定會營造氣氛焗買家儘早下决定一般.另外就是每次買入或沽出股票後,除左要記錄外並要附加一條,記錄當時的心情,是平和,還是買貴左,過早沽出後悔不而,甚或是能在低位買入,接近最高位沽出覺得自已英明神武.間中看番過往記錄,久而久之就會減少日後因本能反應而做出錯誤決定的慨率.例如在今年4月7日港股大跌3千點,不管你揸住成手好牌,唔理買港股買美股買A股都好,唔理三七二十一沽左保命先講,事後又唔馬上買回的話,跟住各地股市都從低位大幅反得3至4成,損失是難以估計的,甘都唔算慘,最惨係個d信左只講唔買的磚家學者博士之類的偉論,世界經濟好大鑊,特别是中國同美國,要清倉或點都減d貨保命,不要隨便撈底,低處未算低.到明天全世界股市大升,又會改口全球股市已掃除不確定性,可以買貨.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