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本港零售額僅得312億下跌7%
統計署公佈左3月份零售額僅得312億,比去年3月下跌7%,原本估計會上升0.9%,遠遜預期.細項分類,只有藥品化妝品上升8.9%,汽車及汽車零件上升7.6%,其他各項都係雙位數下跌,跌得最多是珠寶鐘錶貴重禮物下跌17.7%,服裝跌17.5%,電器耐用品跌15.5%,百貨公司跌14%,食物酒類煙草下跌11.3%,只有超市跌得最少,下跌不足3%.香港人似乎已感覺到危機感,特别是中產,要消費都往性價比高的大灣區各城市,平時非必要的就慳得就慳,加上大量負資產出現,最新公佈32000宗,但都只計在銀行做一按的,若計埋有做二按另外各式各類奇奇怪怪的按揭方式如呼吸plan, 先住後供等,實際數字會更高,若樓價唔生性繼續跌,會有更多跌入負資產系列,如此情況下,這批隨時變窮人的偽中產,重邊有心機去亂使錢消費,儘快儲錢儘快還多d本金,過往樓價超高時,等錢使時隨時賣得出層樓重有錢落袋,若是負資產,層樓重要大減價同一手樓鬥平至買得出,最慘重係要抬錢去補差價先賣到,更遑論有錢落袋,而家最有消費力的係唔駛供樓,重有閑錢買股票或做定期收息班人.
確實最有消費力是現有閑錢買股票和做定期的人群,但受不景氣氛影響下需要買的東西很多都延遲或一些消費品買的意欲減少。
回覆刪除過去一年的經濟不如预期,認識一些生意過去做得不錯的朋友都訴苦,(包括有身在英加的),有很大部分在吃老本。
看到電視報導往大湾區消費,澳門的情況與香港相若,連澳門特首都呼籲當地人幫忙留點消費在當地。
現在看到短的假期港人北上消費對比留港的越來越高,長假就多外遊。
這星期在國內五一假期間,到油尖旺區辦事和約會,街道看到擠滿國內的年青人,似在國內的步行街一樣。